城镇道路土方路基工程检验与验收项目的主控项目为( )和压实度。
A 纵断高程
B 平整度
C 弯沉值
D 边坡坡率
A 填土厚度
B 填土坡度
C 填土宽度
D 填土长度
A 1:4
B 1:5
C 1:6
D 1:7
A 300.0
B 500.0
C 750.0
D 1000.0
A 石灰土
B 卵石土
C 黏性土
D 碎石土
A 200.0
B 150.0
C 100.0
D 50.0
A 600.0
C 400.0
D 300.0
A 1000.0
B 900.0
C 800.0
D 600.0
A 自路基一边向另一边顺序进行
B 自路基中心向两边交替进行
C 自路基中心向两边同时进行
D 自路基两边向中心进行
A 流塑
B 软塑
C 硬塑
D 半坚硬
A 毛细水
B 重力水
C 潜水
D 吸着水
A 浸湿
B 流失
C 蒸发
D 冻结
A 检查各层压实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B 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
C 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
D 路基顶面应进行压实度和平整度检测,并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要求。
A 深层水泥搅拌桩
B 土工织物
C 塑料板排水
D 超载预压法
A 先重后轻、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B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C 先轻后重、先振后稳、先高后低、先慢后快
D 先重后轻、先振后稳、先低后高、先快后慢
A 路基施工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配合为辅
B 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
C 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D 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A 湿陷性黄土
B 膨胀土
C 淤泥和淤泥质土
D 粉性土
A 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大
B 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小
C 天然含水量低、透水性好、孔隙比大
D 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好、孔隙比大
A 降雨冲刷
B 地下水
C 不良地质
D 自然风化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主要有( )等。
A 排水固结法
B 强夯法
C 挤密法
D 换土法
E 振动压实法
A 换填法
B 振动压实法
C 重压法
D 垂直排水固结法
E 夯实法
A 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的规定
B 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
C 加筋土挡土墙是冻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D 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E 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
A 挡土墙
B 路肩
C 排水管
D 涵洞
E 沥青透层
A 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B 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3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C 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D 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
E 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方可碾压,碾压“先重后轻”,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
A 液限
B 液性指数
C CBR
D 塑性指数
E 标准击实
A 重锤夯实法适用于饱和黏性土
B 换填法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外珊
C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
D 振冲挤密法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E 振冲置换法适用于不排水剪切强度Cu<20kpa的软弱土
A 排水固结
B 土质改良
C 土的置换
D 土的补强
E 振密挤密
简述路基试验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