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点的是( )。
A 孔隙率较小
B 透水性较小
C 承载能力高
D 适于机械化施工
A 早期强度高
B 水稳定性好
C 抗冻
D 板体性较强
A 2
B 4
C 5
D 10
A 4℃
B 5℃
C 6℃
D 8℃
A 设计
B 试验
C 计算
D 经验
A 自外侧向内侧碾压
B 自内侧向外侧碾压
C 自路基中心向两边同时进行
D 自路基两边向中心进行
A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
B 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C 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D 必要时,未铺装面层前可开放交通
A 提高路基承载力
B 减小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C 提高路基稳定性
D 减小路基沉降
B 控制碾压速度
C 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
D 未铺装面层前可适当开放交通
A 板体性
B 早期强度
C 抗冻性
D 干缩性
A 良好的板体性
B 抗冻性好
C 水稳性好
D 早期强度高
A 越低
B 越高
C 变化不大
D 无影响
A 300 150
B 250 120
C 200 100
D 150 80
A 12
B 24
C 36
D 48
A 二灰稳定粒料
B 石灰稳定土
C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D 水泥稳定土
关于石灰稳定土类基层,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
B 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但与养护温度无关
C 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D 其水稳性不如水泥稳定土,但抗冻性比水泥稳定土好
E 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
水泥稳定土与石灰稳定土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板体性较差
C 初期强度高
D 水稳性好
E 温缩特性不明显
以下关于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运输与摊铺施工技术要点正确的是()。
A 雨期施工应防止混合料淋雨
B 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施工
C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D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措施
E 拌成的稳定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A 蒸养
B 施作沥青乳液封层
C 湿养
D 自然养护
E 施作沥青封层
A 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B 每层最大厚度应控制在250mm以下
C 可以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找平
D 常温下养生不宜小于7d
E 松铺系数由试验确定
A 土工布
B 土工膜
C GRC塑山材料
D 聚乙烯波纹管
E 土工格栅
A 路堤加筋
B 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C 路面裂缝防治
D 防止冻胀
E 过滤与排水
A 抗拉强度
B 撕破强度
C 顶破强度
D 握持强度
E 摩擦强度
A 排体抗浮
B 排体压块抗滑
C 排体整体抗滑
D 排体抗压
E 排体抗拉
A 截水沟
B 暗沟
C 渗沟
D 坡面防护
E 挡土墙后排水
A 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规定
B 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
C 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可不锚固
D 接缝连接强度应符合要求
E 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网孔尺寸
D 最大负荷延伸率
E 体积
A 稳定土拌合前,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B 城区施工应采用路拌方式
C 不能使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应均匀
D 水泥稳定士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E 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D 过滤并截水
E 路基防护
A 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B 可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C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
D 不得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
E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A 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B 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D 宜在秋末和气温较低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A 水泥稳定类基层
B 沥青稳定基层
C 石灰稳定类基层
D 级配砾石基层
E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
C 一定的抗冻性
E 收缩特性不明显
A 城区应采用厂拌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B 不宜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合
C 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D 施工最低气温应高于0℃
E 宜在水泥终凝前碾压成活
A 防护
B 过滤
C 防渗
D 加筋
E 隔离
B 抗压强度
D 材料厚度
E 渗透系数
A 质量轻
B 整体连续性好
C 抗压强度高
D 耐腐蚀性好
E 施工方便
A 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B 薄层贴补方法找平
C 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
D 用沥青乳液进行养护
E 在设超高的路段,由外侧向内侧碾压